浅谈PPP项目法律环境风险的分配问题
项目风险识别是PPP项目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其中对法律环境风险的识别和分配尤为重要。
法律环境风险是指由于采纳、颁布、修订、重新诠释法律或规定而导致项目的合法性、市场需求、产品/服务收费、合同协议的有效性等元素发生变化,从而对项目的正常建设和运营带来损害,甚至直接导致项目的中止和失败的风险。
在国外,政府和私营机构以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展合作已较为成熟。而目前我国的PPP立法尚处开发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系统的法律体系,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发改委等PPP相关主导部门颁行的PPP规范文件中存在诸如项目实施机构不明确、PPP与特许经营关系不明确、PPP项目投资人选定程序不健全、项目争议解决机制矛盾等种种缺陷,加之频频颁布的新规,导致我国PPP项目法律环境风险高发。
看一则典型由于法律政策变动导致项目失败的案例:
江苏某污水处理厂采用BOT融资模式,原先计划于2002年开工,但由于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颁布,项目公司被迫与政府重新就投资回报率进行谈判,导致项目夭折。
那么,如何对法律环境风险进行有效的分配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害呢?四川智库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就风险分配来说,法律环境风险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本级政府可控的;二是本级政府不可控的。对于可控的风险政府方应及时做好防控,如出现此类风险由政府方全部承担责任;对于不可控的风险,则由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四川智库专家还从不同角色角度提出了应对法律环境风险的几点对策:
一、就国家层面来说,应当加快落实制定适用PPP模式的国家法律法规,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在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的界定,增强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
二、就具体参与实施项目的政府方来说,应当对于自身可控的政策风险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不因自身原因导致项目难以继续;
三、就社会资本方来说,可以借助合同条款对政府部门的违约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明确违规赔偿措施和具体的赔偿资金等,从而有效的降低该类型风险的影响,做好政府与法律环境因素风险的管理和防范。